社區第二屆理事長 - 黃重順先生  (自耕農)


經 歷:溪湖鎮農會代表二屆、東溪國小副會長、慈善會永久會員、八十六年當
 

       台灣省十大傑出瓜農、彰化縣農會代表。 


現 職:彰化縣警察之友會顧問、巫厝社區第二屆理事長

 

  社區總體營造是本社區目前積極從事一項全民運動,本人自接任理事長職務以來,一開始就心存奉獻為方針,肩負著繼往開來,承先啟後的重任,好好為社區貢獻一己之力,在幾年前因為本身身體一直不是很好,也一度入院求診,所以在那時候我曾許過願,期望在未來的日子裡能做些功德,在社區內雖然扮演著推手的角色,除了參與社區策劃及相關活動事宜外,還得照顧田園中的蔬果,田裡的工作沒辦法放下,社區的事情跟著要做,常常覺得忙不過來。

  在推動與落實社區環保的過程中,剛開始並不順利,曾被潑冷水,飽受嘲諷,但在這階段我帶領著理監事幹部用行動傳達了要如何營造生活環境的苦心,逐漸被接受與認同,這一路走來有酸苦,有甘甜,這一切所投注的努力,89年推上全國十大環保模範社區的舞台。

  在這過程中,感謝彰化縣環保局以及技術輔導團楊旻森及王曉玲老師,一直陪伴社區走過最辛苦的路程。

 

賴文哲先生,從事教師工作

擔任社區導覽解說員

    在外求學、工作了十幾年,人入中年又回到生長的故鄉-巫厝來定居。我們這一輩何其有幸經歷了台灣經濟轉型的前後,長輩們不時會提起當年生活如何的艱辛。真正的苦日子我等沒遇上,縮衣節食勤儉努力倒是有的,不需抱怨更須慶幸自然環境之美我等沒有缺席。

  兒子出生的那一年我就決定要回巫厝定居,不但要給他現代的物質環境,更要給他三十年前的自然環境,對一個教育工作者而言,我深信學習決不能只在教室內進行。

   眾人的事是最難辦的了,看到理事長的努力與付出,大家都能同心協力來改善社區的種種,再加上楊教授的輔導與推動,身為區民的一員更是義不容辭。需要做的事實在不少,前題是不能餓肚子,否則絕對維持不了多久,好在有些農地現在是可以拿來「玩」,就拿社區工作當休閑娛樂吧。其實不管怎麼算,對社區的付出絕對不虧本,至於社區工作個人最想著力的有幾個地方:

   記得在台北工作幾年之後,開始想買房子就一直希望住在獨棟有車庫且最好有個院子的地方,在台北想來是沒希望了。回到鄉下,這些倒是萬事具備,而且整個社區就好像是是個大院子,比起都市裡學校旁的高級地段還要高級,中興新村不就是是如此,房價可能還會大漲。就算不為房價,現在的人衣食無虞之後最值得投資的就是居家環境了,運用社區本身的條件,環境清潔之後在社區多栽植本土且特殊的樹種例如樟樹、瀕婆、破布子…有些收成時還可以一起以古法來製造很健康的食物。多栽植蝴蝶的食草及蜜源,想見到四處飛舞的彩蝶甚至於螢火蟲都不難。修整溝渠及改善農業用藥,保留部分溼地,其生命力更是旺盛。

   普遍而言,大家對於農藥的使用習慣已大有改善,但對於藥性及長期影響的認知仍不夠正確,推廣有機蔬果不但重要,而且在未來是有利可圖的。一樣是大自然中工作的一群人,高加索山區及雲貴的少數民族多有身強體健的人瑞、而農村(都市也一樣)的高齡人口卻要靠醫療來支撐,這實在不值得,如何能真正享受文明,需要大家來努力。

   水資源想必是未來世界最重要的課題,掌握潔淨的水源必是贏家,但是佔有水源的人不能把污染留給別人,更重要的是要能永世經營。其實大自然能夠提供服務的居住人數是有限的,科技再怎麼進步,人口的壓力一定存在。由規劃社區水源及污水處理、資源回收、製造堆肥減少清潔劑使用量、建立水質檢測網等達到零垃圾零污染,這才是真正的永續經營。

   記得每到冬天農閒時期,都會有外地人在收割後的農地尋找各種藥草。小小的巫厝社區中,各種作物以及野花野草、樹木蟲鳥不盡其數,經過調查建立資料,不但有利於改進種植技術保留稀有物種,也可以提供一個很好的戶外教育場所,若能與附近學校結合就更具意義。

   很多人喜愛遠離塵囂卻對鄉下印象不佳,主要還在於髒亂以及交通不便,巫厝早已沒有此缺點。若能結合學校改善兒童教育;發展高經濟作物提供成人就業機會;結合附近醫療團隊照故老年人健康,則必有如前彰化知縣楊桂森 之提詩「前有濠,後有阿,水西流,安樂窩。」

 

董國濱先生,從事汽車修護工作

擔任環保義工隊、守望相助巡守隊隊員

   「巫厝社區」對很多人來說,可能只是一個或熟悉或陌生的社區名字罷了;但是,對自小生長在這兒的我來說,它的意義遠不僅止於此;自有印象以來,在我腦海中的回憶,從孩童時期的調皮、青少年的叛逆、而至娶妻生子,這一切的點點滴滴都發生在巫厝這個地方。因此巫厝可說是伴著我自出生、成長、求學....以至於定居組家庭的地方。

   「有幾間厝、用磚頭砌、看起來普通普通,時常出現、我的夢中,彼就是我的故鄉;暗時仔廟口聽大人膨風…..」這是一段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曲,但是或許大家並不知道,這首歌曲的作者正式本庄子弟-陳維祥!其歌詞裡所描寫的情境,正是取材自對本社區的熱愛,歌詞中所抒發的感情,也是我對巫厝社區那說不出的眷戀,相信,這也貼切的描寫出絕大部分生於巫厝、長於巫厝居民的心聲。沒錯,在我的心目中,我的社區就是如此的可愛、平實。

  本庄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村庄,每年在農耕的閒空期,村中的長輩總會藉著在廟口休憩的時光閒話家常,除了彼此交流些栽種心得、聊一些早期生活的艱辛,這些往事有苦也有甘,總是令我心神陶醉、深深吸引著我。

   在我國中畢業後,因為學藝的關係,我曾在高雄市住了近五年的時間;初到都市時,心中總是有許多不同的感觸,在都市裡有許多如文化中心、公園等休閒建設,甚至在各種商業活動中,也會配合著一些藝術、文化活動來舉辦,似乎都市正努力讓人們生活在一個整潔、而充滿著藝文氣息的環境中;這樣子的一個生活經驗,讓我心中對生活的文藝品質的要求,開始產生發酵與萌芽作用;開闊了我鑑賞美學的視野、也開啟了我後來對藝術生活的講究。

  退伍後,我選擇了回鄉定居,基於從小對社區的深厚感情,也希望能改善村里的環境、提升大家的生活品質,因此當我聽到村子裡要開始做社區營造,便義無反顧的大力參與、支持,從環保義工開始,接著是守望相助隊、有氧舞蹈組織的參與,至今從未間斷過,因為我很明白,自己的社區需要靠自己來營造。在兩年多的營造過程中,幾乎是全村動員參與下,一步一腳印的紮實營造,藉由社區各事務的不斷討論與推展,村中的居民也因各種大大小小的活動而更加熟悉、親切;將社區營造成一個藝文公園,是大家共同的理念。

   若是在從前,朋友問我住哪裡時,我總會回答:在員林交流道下。但現在的我一定會驕傲的對大家說,「我住在石鵝的故鄉-巫厝社區」。在未來,我所期望中的社區,不但有著整潔的環境、更有著豐富的文化生活,在我心目中的社區營造期程表,乃是由環保做起,再而推展經濟、進而提昇居民的心靈層次,將藝術文化融入生活之中,也為我們的子子孫孫留下一個值得眷戀的生活樂土。

 

黃美秋小姐,從事會計工作

擔任環保義工隊、社區網頁管理員、攝影、美工及文書等工作、彰化縣大地保護協會溪湖區副執行長

社區自87年底成立以來,身為社區一份子的我,除了平時上班外,下班後或假日積極參與社區義務工作,「只為社區要好,就要好到更好」社區從無到有,巫厝人不靠別人,出錢出力打造自己的家園,全面進行景觀規劃,誓為溪湖打造一處石鵝桃花源。